DB14∕T 3120-2024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山西省)

ID

BD91315A70004AB0AF95DC85209B9D52

文件大小(MB)

0.5

页数:

3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91.020,CCSCCSCCS,P.50 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3120—2024,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illage planning,2024 - 09 - 19发布,2024 - 12 - 19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4/T 3120—2024,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总则 .. 2,5 规划流程 规划流程 规划流程 ...3,6 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 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 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 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 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 ..3,7 规划编制内容 规划编制内容 规划编制内容 规划编制内容 ..4,8 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要求 .. 16,附录 A(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规划资料 规划资料 规划资料 . 18,附录 B(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规划附表 规划附表 规划附表 . 19,附录 C(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规划附图 规划附图 规划附图 . 25,DB 14/T 3120—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中心、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合为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禹旋、李敬、刘军芳、魏凯、李宇、郭晋杰、李佳、赵毅、付亚洁、潘俊刚、杨玉敏、魏钦涛、郭利卫、孙景利、张有力、潘佳岩、王键、郭鹏、白晓飞、张嘉,DB 14/T 3120—2024,III,引言,为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程序、内容、方法及成果要求,结合我省地方实际和发展需求,制定《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文件”),DB 14/T 3120—2024,1,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范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范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范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总则、规划流程、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域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33469-2016 耕地质量等级,GB/T 39972-2021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 1062-2021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4-2021 城区范围确定规程,3 术语和定义,请选择适当的引导语,永久基本农田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耕地。 生态保护红线 ecological red line 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域、水域、海域等区域。 城镇开发边界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国土综合整治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需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综合运用相关政策,采取先进工程技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空间布局,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粮食安全、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生态修复等综合效应的治理活动,具有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目标多元,手段综合等特点,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DB 14/T 3120—2024,2,行政村 administrative village,依法设立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管理范围,农村居民点 rural residential area,农村地区各种类型的村庄聚落的统称,也指由规划指定的乡村型集中居住社区。 村庄建设边界 boundary of village construction,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划定的包括农村村民住宅用地及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在内的村庄集中建设区域的范围界线,4 总则 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规划任务,以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相关管控要求为基础,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目标,重点围绕村庄空间布局和发展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形成村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主要包括:……

……